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传染科 > 疯牛病 > 评论
编号:161213
从惊慌失措到应对有术-评日本的疯牛病对策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2年5月3日 医业网
     新华社2002年5月3日讯:最近,日本已从疯牛病的噩梦中醒过神来。由初始的惊慌失措,到今天的应对有术、力争把疯牛病的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,甚至借此保护自己的利益,日本的疯牛病对策的确耐人寻味。

    据《日本农业新闻》近日报道,作为疯牛病对策的一环,为了让消费者放心,日本全国农业协会等六个团体宣布,买断去年10月18日进行疯牛病全面检查以前的牛肉,冷冻封存,隔离市场。这批牛肉大约1.26万吨,农林水产省计划斥资200亿日元全部烧掉。另一方面,为了彻底查清疯牛病疫情,从4月25日开始对这批牛肉进行全面检查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各地正在加强对牛肉生产和流通的监督,继广岛县出台“牛肉身份证”制度之后,埼玉县也正在设立牛的个体情报和履历系统,每头牛都有号码,牛肉上贴有封条,上面写着宰杀日期,如果顾客想获得更为详细的情况,可通过商店电脑连接因特网,确认牛的产地、品种、出生和宰杀日期、以及流通过程。

    政府对这一措施给予了高度评价,4月底出访英国和瑞士等国的日本农水相武部勤,就疯牛病问题与有关国家交换意见时,检讨了日本在对应疯牛病问题上的重大失误,同时重点介绍了日本正在建立的牛肉生产流通监督系统。

    把数量巨大的牛肉烧掉,说明日本决心在疯牛病问题上告别过去,虽然“疯牛瘟神”不一定会化为灰烬,但毕竟在一定程度上驱除了消费者心头的恐慌,吃牛肉时少一些心理负担;“牛肉身份证”制度则是立足现在、面向未来,它告诉消费者:摆在面前的牛肉绝对可靠,大家只管放心大胆吃。

    值得注意的是,“牛肉身份证”制度的最大受益者是日本的农民和食品加工业,而非其他国家。这是因为日本牛自产自销,从饲养到销售的环节基本封闭,建立“身份证”体系易如反掌,而进口牛肉很难有这种令消费者信服的认证,即使外国牛肉进入日本市场,也会因为其饲养和流通过程不清楚而难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。

    所以,现在日本的牛肉市场是“一家欢乐几家愁”。尽管牛肉消费水平总体大幅下降,但岐阜县的“和牛”销量却稳步上升,究其原因,就是它的繁殖、喂养、加工、销售都有一个清楚的来龙去脉。尽管“和牛肉”的价格很高,而日本人因经济滑坡而消费紧缩,但为了安全起见,多数人吃牛肉还是要吃“和牛肉”。

    20年前日本牛肉市场向国外开放时,日本国产的“和牛”曾陷入困境。而这一次在疯牛病恐慌的冲击下,由于日本建立牛肉生产流通监督系统,“和牛”却火了起来。而且,随着“牛肉身份证”的推广,“和牛”还会越来越火。

    欧洲各爆发疯牛病的国家,农民和食品工业受到惨重损失,而在日本,“和牛”却一枝独秀,这其中的奥妙,是日本建立的制度,既迎合消费者心理,客观上又保护了自身的利益。, http://www.100md.com